7月中旬,记者开车沿109国道,奔向令人神往的青海。
青海湖,我国著名的内陆咸水湖,面积为5400多平方公里,以盛产湟鱼和栖息着近5万只水鸟的鸟岛而闻名于世。青海省名就得之于此。古称“西海”的青海湖,蒙古语称为“库库诺尔”,藏语称之为“错温波”,意思都为“青色的海”。
翻过著名的日月山,辽阔的大草原顿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,绿草如茵,野花竞开,牛羊成群。极目望去,一望无际的青海湖烟波浩淼,间或几只鱼鸥上下翻飞,使人不禁想起元代文人马祖常的诗句:“青海无波春雁下,草生碛里见牛羊。”
青海湖是我国高原湖区鸟禽集中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,也是地球鸟禽迁徙的中转站。这里生活着189种鸟类、41种兽类、8种鱼类、5种两栖爬行动物,其中属于国家一、二类保护动物就达35种。1992年,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,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。然而这个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,现在却朝不保夕。
在离西宁市300公里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鸟岛管理处,我们见到管理处副处长、高级工程师李若凡。李若凡带领我们察看了青海湖鸟岛周围的环境,给我们介绍了青海湖和鸟岛生态环境的情况。
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,青藏高原连年干旱,几条注入青海湖的主要河流水量锐减,以占青海湖补给水量67%的布哈河为例,以前的平均流量为每秒60立方米,而今年4、5月份,正是湟鱼溯流而上产卵的时候,布哈河的流量却只有每秒1—3立方米。河道里,鱼挤得层层叠叠,河道旁,挤死的鱼形成了1尺多高的白色走廊,令人惨不忍睹。
气候干旱,降水减少,青海湖水位连年下降。1908年,俄国人柯兹洛夫测得青海湖最大水深为37.5米,1961年兰州地质研究所测得最大水深为28.7米,53年间水位下降8.8米,平均约6年下降1米。据青海湖水文站近30年的实测资料表明,1956年到1985年青海湖水位下降3.60米,平均每年水位下降10.2厘米。
李若凡领着我们,驱车前往12公里外的鸟岛。公路两旁,鸟岛管理处在核心区周围用围栏圈起了1.1万亩草场。虽然大部分草场植被尚可,但由于干旱,沙化面积扩大,核心区已有2000多亩草场沙化。七十年代管理人员要乘船才能上去的鸟岛,早已变成了半岛,陆地已经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!
到了鸟岛,因为鸟的孵化季节已过,斑头雁已经领着小雁下湖,鸬鹚岛上鸬鹚稀少,只有棕头鸥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。鸬鹚岛的东面,是一大片沙地,李若凡认为,气候干旱,是自然因素,但如果不控制人类活动,使目前已经退化40%的环青海湖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下来,青海湖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将进一步恶化,沙化和荒漠化的面积将不断扩大。
第二天清晨,我们继续沿着青海湖北岸行进。在大雨中,汽车艰难地挪动。这里属于刚察县和海晏县。湖岸旁,退化的草场上裸露着黑土,高高的沙梁直接深入青海湖中,早已看不到父辈讲过的五六十年代人骑在马上,草将马头掩没,人好像在草尖上飘然而行的景象。有感于此,我们的脑海中不时闪过唐代诗人柳中庸的诗句:“青海城头空有月,黄沙碛里本无春。”难道青海湖就此要消失吗?大片草原要变成黑土滩和沙漠吗?
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,青海湖水位的下降,早已引起了国家和青海省政府的重视,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和委派专家,专题调查研究青海湖问题,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
7月23日,记者在青海省气象局采访了“青海湖水位下降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课题”的课题组技术负责人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陆生。
九十年代初,周陆生与气象、水文、地质、生物、沙漠、生态等学科的专家和科技人员,对青海湖水位下降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,并得出了初步结论,提出了对策,通过了中科院的技术鉴定。
周陆生介绍说,这项课题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分析了青海湖千年、百年和十年间冷暖变化和水位变化情况,通过多途径的研究,获得了本世纪青海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的暖干化,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了湖水水位下降幅度的结论。
200万年前,青海湖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,与古黄河相通。大约13万年以前,在第四纪的造山运动中,青海湖出口随着地壳运动隆起,青海湖变成了内陆湖。当时湖面比现在高出100多米,在距今1万年前,气候变干,湖面逐渐下降,水质开始咸化。
周陆生根据科研成果形象地说,由于本世纪气候暖干,湖区周围降水少,河水注入青海湖的水量减少,蒸发量加大,青海湖水“收支”不平衡,加上人类活动频繁,破坏生态环境,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。根据他们对青海湖水位近600年变化的研究,青海湖水位的变化,是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。目前到今后的一段时间里,青海湖的水位还有可能下降。人类如果继续滥开滥垦湖区周围草场,不保护流域植被,不治理沙化土地,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情况将会日趋严重。科学家们呼吁,青海湖的存在,惠及青海人民及中华民族,人们不能无限制地向它索取,必须善待这颗高原明珠,才能使它永葆青春。
下图:青海湖鸟岛上的棕头鸥。